|
)
一四八窟的藥師經變既然與觀無量壽經變如此相似,我們如何才能分辨它們呢?早期藥師經變的圖像特徵,例如,主尊藥師佛的左侍是雙手捧持日輪的日光菩薩,右侍是月光菩薩。前方左右二平臺上的藥師十二神將,都是判識此鋪藥師經變的重要憑藉。不過,更重要的是藥師淨土兩側有十二大願和九橫死各一條,它們是盛唐以來辨識藥師經變的一大依據。
十二大願與九橫死是藥師信仰的精神所在,前者是藥師佛為本行菩薩時,所發的誓願;後者為九種橫死之人,他們在藥師佛的救護下,壽命復得延長。今將敦煌寫經中常見的帛尸梨蜜多羅、慧簡、以及玄奘翻譯《藥師經》中的十二大願和九橫死抄錄於下,作一比較 (請參考下表所示)。
一四八窟藥師經變右側為十二大願條,左側是九橫死條。每一畫面旁各書榜題,它們的內容均與玄奘本相合,故知一四八窟藥師經變是依玄奘翻譯的《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功德經》所繪製。不過,此鋪經變下方的榜題則錄〈藥師琉璃光咒〉,此咒僅見於帛尸梨蜜多羅的譯本,這一點說明了帛尸梨蜜多羅的譯本對盛唐藥師信仰仍有相當的影響力。
本鋪經變的十二大願,每願皆畫藥師佛坐在蓮臺上說法,前有菩薩信眾聽法,描繪簡約,較乏變化。可是九橫死部分則刻畫生動,充分地表現人們遭遇九橫死的痛苦和恐懼。例如,起首一圖繪一人扶起睡榻上羸瘦的病人,其側是手捧《藥師經》,正在轉讀經典,誠心祈禱的家人和僧侶。他們身旁的基壇,四角各插一小幡,上置供品,壇前一女子懷抱琵琶起舞。此圖的確將「解奏神明,呼諸魍魎,請乞福祐,欲冀延年」這段經文的精義,一表無遺。再如最下方齋僧供養的場面,畫一庭院中,豎起上懸五色續命神幡的高大幡杆,院內立七層燈輪,燈火齋明。庭院的堂屋中供奉著藥師佛像,偏房裡僧人結跏而坐。庭院中,設有巨大的案桌,上面備有各種食物和衣服臥具等用品。廚師在灶前準備食物,僕人來往奔走,把食物衣服等物品供奉在藥師像和僧人的面前。此圖旨在以設齋供僧的功德,乞求藥師佛的庇祐。它雖然佔的幅面不大,可是描繪細節繁多,內容豐富。
盛唐以後,藥師經變的發展多不出盛唐的基本模式,主要是在描繪藥師東方淨土世界的富麗和歡愉。因此,除了藥師三尊以及十二神將外,化身佛、殿宇樓閣、伎樂歌舞等,都是中唐以來藥師經變常見的母題,敦煌一一二窟北壁的藥師經變(圖七)就是一例。這鋪經變的布局與盛唐的作品十分相似,只是畫面安排嚴密緊湊,空間變淺,而且構圖日趨形式化。
大英博物館收藏的一件九世紀的敦煌帛畫,雖然有些破損,不過從它的繪畫內容來看,毫無疑問地是一件藥師經變的作品。主尊藥師佛右手作安慰印,左手捧一藥,內裝法藥,治療眾生百病。中唐以來,藥已成了藥師佛手中常拿的一件持物。這幅藥師經變的右側是十二大願一條,每一願的表現方式皆和一四八窟的藥師經變相似,僅畫信眾禮敬藥師佛,榜題的願文皆與玄奘的十二大願相合。左側為九橫死,從每 一圖的繪畫內容與榜題觀之,它們的內容自上而下分別是藥師道場,玄奘本九橫死的初橫、二橫、三橫、四橫、五橫、六橫、七橫、和八橫,下方破損的部分當是九橫。此九橫的表現方式和一四八窟的藥師經變亦近似。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加入會員
x
|